EN
315保险必藏贴|五大常备保险防坑指南!
发布时间:2022年03月15日

又到一年315,金融消费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
人民银行高层近期就表示,要加快制定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”,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化水平。

如何鉴别金融消费中的那些“坑”?金融界特梳理基金、证券、保险、理财等领域的避“坑”指南。

  对于保险而言,个人消费者常备的保险主要是医疗险、重疾险、寿险、意外险及年金险。

  这几个保险是到底如何保驾护航?

医疗险:报销你的医疗费用,包括门诊、住院以及医保不报的药品,属于事后报销型。与医保是黄金搭档,实现医疗报销全覆盖;

重疾险:针对重大疾病。只要医院确诊,即可获得保险公司一次性的赔偿保障额度。与医疗险黄金搭档,治病的费用可用医疗险报销,重疾险赔的钱可用于保障日常支出和康复花费;

寿险:针对身故、全残。人固有一死,不管你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,只要有了寿险,不管是疾病、意外、猝死、暗杀等等情况导致的身故和全残,保险公司都会赔偿;

  意外险:针对意外事故导致的伤残、身故,外来的、突发的、非本意的、非疾病的意外,只保意外,例如猫抓、狗咬、摔伤、烫伤、车祸、空难等等方面的赔偿;

  年金险:针对未来养老或子女教育,现在按期交纳保费,未来按年、按月领取保险金。常见的有养老年金、教育年金。属于低风险、高稳定性的产品。

  任何一款保险产品都有它绝无仅有的价值和优势,但是,由于销售人员没有讲清楚、道明白,就产生了所谓的“保险坑”,不仅是保险销售,几乎所有的销售都是扬长避短、避害就利,凡事也都有两面性,保险也一样,只要你能接受不利的一面,也就无所谓坑了。



  

第一坑:储蓄坑

  卖点:既存了一笔钱,有获得保险保障!

 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投资投保都要根据预算来定。

  如果你预算有限,却买了个储蓄型保险,有可能是被坑了,因为,没有把有限的预算发挥到最大价值。例如,重疾险,对于有限的预算,一定是消费型重疾险更合适,如果是储蓄型重疾险,同样保障的条件下,价格就会贵很多。

  如果预算充足,建议多买一些储蓄型保险,最终既有保障,还有一笔储蓄。

  

第二坑:返还坑

  卖点:有病给钱治病,无病到期给钱!

  听起来像是天底下最美的事了,难怪很多人都信了!

  返还型保险的行业的又一发明,保险合同到期,返还全部或者部分保费。保险业有一个工种,很多人听说过,也是世界各国都热门而诱人的职业,被称为“金领中的金领”,那就是精算师,他们是工作是通过综合运用数学、统计学、经济学、生命科学以及金融财会知识,设计保险产品,什么年龄、每年交多少钱、通胀率多少、需要多少成本、最终返还多少等等,已经算的很清楚了。

  还是那句话,根据预算来定,预算不足,千万别买了返还型的保险。如果你对钱不敢兴趣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
  

第三坑:两全坑

  卖点:既保生又保死,既有储蓄又有保障,或者说既有保障又有理财!

  家里有矿的除外,否则就别脚蹬两只船了,这种两全其实不全,不仅保费高保障低,而且收益极低。还要强调一句,保险主要是保障,千万别把保险当理财。

  

第四坑:分红坑

  卖点:有保障还有分红!

  保险首先为了保障,分红型产品会比普通保费增加很大,但收益低且不稳定,有的甚至连银行存款利率都达不到,想用保险理财买份年金保险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  一份合理的保险规划,绝对是家庭财务安全的基石,在保险选择时,只要你避开了这些坑,保险就能为你所用,发挥最大价值。

  

第五坑:续保坑

  上面谈到的坑更多是保险营销前的坑,其实很多人买了保险以后还会遇到续保坑,也就是自动扣款,小编不止一次的收到反馈,本来不想续费了,结果被保险公司自动扣费,而且还扣多了,更有甚者,连个短信也不发,电话也不通知。

  中国银保监会《人身保险业务经营管理规定》,第十七条规定:“保险公司开发的赋予投保人自动续保、自动垫交等选择权的保险,应当在投保单中载明并由投保人自行选择是否勾选;通过电话销售的,应当取得投保人明确的答复,并在保险合同中予以明确。”

  可以理解,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基,但若不顾消费者的感受,暗自扣费,甚至不电话通知就多扣费,久而久之只会使消费者失去信心,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。

在此也建议大家,保险坑多,最好使用专门的银行卡作为保险续费账户,发现问题及时拨打“12378”保险消费维权投诉热线进行维权。

分享: